談佛

般若波羅蜜多與彌勒瑜伽行 (四)

(原文收《心經內義與究竟義》) 談錫永 一、觀自在菩薩言:「應如是觀,須正觀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皆空。」 於此處,無垢友依《解深密經》(Saṃdhinir...

閱讀全文

第16案 黃蘗婆心

《建中靖國續燈錄》舉臨濟義玄禪師: 初參黃蘗,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發問,黃蘗打六十拄杖。 至大愚,舉此因緣。愚云:「黃蘗得恁麼老婆心。」師忽頓悟,便歸侍奉黃蘗。 禪家常說:「老婆心切。」婆心即是悲心,...

閱讀全文

般若波羅蜜多與彌勒瑜伽行 (五)

(原文收《心經內義與究竟義》) 談錫永 三、既離相已,入見道。阿底峽言,見道所緣初仍為無分別影像之寂止,然於其成就現證而登初地時,則已轉為深觀,是即為事邊際所緣境事。此中「事」即是色等;「邊際」即其實...

閱讀全文

第17案 青原米價

《從容錄》舉青原行思禪師(「青原」原作「清源」,今改): 僧問青原:「如何是佛法大意?」源云:「盧陵米作麼價?」 青原行思是六祖慧能的傳人,他初參六祖,六祖問他:「汝曾作甚麼來?」青原云:「聖諦亦不為...

閱讀全文

般若波羅蜜多與彌勒瑜伽行 (六)

(原文收《心經內義與究竟義》) 談錫永 五、為說無間道,經言:「三世諸佛,亦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此言佛之因地,故曰:「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言「亦」者,謂無間道上行人亦與修道上九地菩薩同為依止般若波羅...

閱讀全文

般若波羅蜜多與彌勒瑜伽行 (七)

(原文收《心經內義與究竟義》) 談錫永 七、密咒道一答,即經云:「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之秘密咒;真實無倒。」如是以密咒義分別說五道。 玄奘譯略本...

閱讀全文

第18案 這個是甚麼?

《聯燈會要》舉牛頭法融禪師: 四祖遠觀氣象,躬自尋訪。見師(法融)端坐自若。祖問:「你在此,作甚麼?」師云:「觀心。」祖云:「觀者何人?心是何物?」師不能加答。 祖於宴坐石上,書一「佛」字,師悚然,不...

閱讀全文

第19案 唐文宗食蛤蜊

《聯燈會要》舉終南惟政禪師: 這則公案,筆者依《聯燈會要》重寫── 唐文宗好食蛤蜊,沿海官吏時時進供。一日,禦饌中有一蛤蜊,無論怎樣都掰不開,唐文宗覺得奇怪,他信佛,所以便焚香禱告,祈禱這蛤蜊張開。蛤...

閱讀全文

第20案 臨際瞎驢

《從容錄》舉臨際禪師: 臨際將示滅,囑三聖:吾遷化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 聖云: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 際云:忽有人問汝,作么生對? 聖便喝。 際云: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 這則公案,說臨...

閱讀全文

第21案 廓侍過茶

《從容錄》舉德山禪師: 廓侍者問德山: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也? 山云:作麼作麼? 廓云:敕點飛龍馬,跛鱉出頭來。山便休去。 來日山浴出,廓過茶與山。山撫廓背一下。 廓云:這老漢方始瞥地。 山又休去。 這...

閱讀全文

第22案 虛雲公案

現在說一段近代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的公案,此事由香港吳性栽老居士告訴筆者,他是虛雲禪師的俗家弟子。 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筆者已記不清楚),有一位和尚在荃灣山腳下打坐,整天念佛。那時的荃灣還...

閱讀全文

第23案 世尊指地

《從容錄》舉釋迦世尊: 世尊與眾行次,以手指地云:此處宜建梵剎。帝釋將一莖草插於地上,雲:建梵剎已竟。世尊微笑。 這則公案不見於經典,可能只是禪宗相傳。世尊指地說:“此處宜建梵剎。”應該只是寓意,因為...

閱讀全文

第24案 藥山升坐

《從容錄》舉藥山: 藥山久不升座,院主白云:大眾久思示誨,請和尚為眾說法。 山令打鐘,眾方集。山升座良久便下座歸方丈。主隨後問:和尚適來許為眾說法,云何不垂一言? 山云: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

閱讀全文

第25案 百丈野狐

《從容錄》舉百丈: 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隨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問立者何人。 老人云:某甲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 對他道:不落因果。墮野狐身五百生。今請和尚代...

閱讀全文

第26案 僧敲寺門

《聯燈會要》舉鶴林玄素: 有僧敲門,師(玄素)云:誰? 僧云:是僧。 師云:莫道是僧,佛來也不著。 僧云:為甚麼不著? 師云:無棲泊處。 鶴林玄素是牛頭法融的第五代弟子,牛頭法融則是禪宗四祖道信的傳法...

閱讀全文

第27案 即心即佛

《聯燈會要》舉韶州法海: 師問六祖云:即心即佛,願垂指諭。 祖云: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續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云──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悟此...

閱讀全文

第28案 見性成佛

《聯燈會要》舉信州智常: (智常)謁六祖。祖問:甚麼處來、欲求何事? 云:學人近往白峰山,禮大通禪師,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祖云: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吾為汝證明。 常云:某...

閱讀全文

第29案 神會度亡

《聯燈會要》舉荷澤神會: 師一日鄉信,報父母俱亡。師入僧堂白槌云:父母俱喪,請大眾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眾擬念,師遽白槌云:勞煩大眾。即散去。 荷澤神會是六祖門下有所作為的弟子。當日神秀聚眾傳法時,神...

閱讀全文

第30案 趙州洗缽

《無門關》舉趙州: 趙州因僧問:某甲乍入叢林,乞師指示。 州云: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云:洗缽盂去。 其僧有省。 趙州依然是用家常日用來開示,此僧初來乍到,所以趙州問他,“吃粥了也未”。既...

閱讀全文

寶性論五題 (增訂本)

筆者在《寶性論新譯》(依藏文譯)中附有「寶性論五題」一篇,於《寶性論梵本新譯》則未附有,有梵本新譯的讀者希望我能將「五題」發表,因將此篇增補修訂,於此發表。原文亦曾收入《如來藏論集》中,讀者亦可據此增...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