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談

文明人的歸宿──談道家思想與現代

工業社會的最大特色,是人離開自然愈來愈遠。當人剛離開自然之時,還以為自己有如初長羽翼的小鳥,可以開始自由飛翔,從此脫離大自然的束縛。可是,才不過二百年的歷史,人便發現了缺陷,那就是一旦離開自然,便是對...

閱讀全文

氣韻與「現代」兩例

鑑賞國畫一向標立原則。奇怪的是,自南齊謝赫提出「六法」以來,幾百年鑑畫評藝的人,無論如何騰挪變化,都跳不出他的範圍。尤其是「氣韻生動」這一形而上的原則,一直為人樂於應用。 當年高劍父先生提出「新六法」...

閱讀全文

「錯用意」與「詭怪」──不是獨善與新奇

唐代詩僧皎然有一本《詩式》,是很精簡的討論,筆者想引其「詩有六迷」一節來談畫── 「以虛誕為高古;以緩慢而為沖澹,以錯用意而為獨善;以詭怪而為新奇;以爛熟而為隱約。」 皎然所論雖為詩的毛病,但近人作畫...

閱讀全文

空靈然後始得意象

藝術的原則,往往可以彼此溝通。例如詩歌,原來不是造型藝術,可是由於詩亦須講究「意象」,因此有些原則便很適合移來論畫。 晚唐令狐楚《少年行》其一云── 「少小邊城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如今年老無筋力,...

閱讀全文

貫氣與貫力──自然與機械,綠色與黑色

道家思想有一點非常獨特,那就是──一方面反抗自然法則,可是卻一方面追求跟大自然和諧。 表面上看起來,二者似乎矛盾,其實卻不是。反抗自然法則,只是反抗自然對人類的負面影響,而其所追求和諧者,則是自然法則...

閱讀全文

談談「筆力」──有力不是粗硬

前文談到「貫氣」與「貫力」的分別,不妨信便談一談甚麼是「力」。 現在許多人對筆力的概念,有很大的誤解,以為一味陽剛,甚至一味悍霸的筆觸,才是有力,於是便強調一些筆觸,全身送力,而居然以之為特色了。 誰...

閱讀全文

黃賓虹談用筆──平留圓重變

談論國畫的筆法,就筆者所見,近人中以黃賓虹為最精到,茲摘錄數則加以研究。 「鉤勒用筆,要有一波三折。波是起伏之形態;折是筆之變化方向。運用此法,可使線條不板滯,不會應用者,所畫之線條即無變化,亦即不能...

閱讀全文

筆墨‧源流‧創造──黃賓虹開出的門徑

據黃賓虹門人所記,賓虹先生教徒,常提出三個要點,作為後學努力的目標── 「一曰筆墨,由練字讀書得之;二曰源流,由臨摹鑑賞悟之;三曰創造,由游覽寫生成之。」 開宗明義即提出「筆墨」,因為這畢竟是寫國畫的...

閱讀全文

「金冬心之窮況」──黃賓虹的牢騷

於眾多有關黃賓虹畫語的書刊中,陳凡先生輯的《黃賓虹畫語錄》可稱最為齊備,甚至超出賓虹先生門人的輯錄。於此書中,有《籀廬畫談》一輯,為賓虹先生談明清兩代畫人逸事之作,饒有趣味。 筆者對其中「金冬心之窮況...

閱讀全文

「筆筆中鋒」便不奇

筆者對國畫雖主張重視筆墨,但卻不主張「筆筆中鋒」,這個觀點,多年來經過實踐,益加鞏固。 其實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問題。 潘天濤寫花卉,名畫評家郭昧渠亦寫花卉,論取徑,二人大致相同,都...

閱讀全文

未談墨法先扯雜談

筆墨是中國畫的要素,因此於談用筆之外,還得一談墨法。 將筆墨二者分開來談,本來是不得已的事,因為它們原本是有機的連繫,既然有機,便不宜分割。也可以這樣說,同一種墨,因筆法不同,便有不同的效果。老師教學...

閱讀全文

墨法是最佳效果──兼談嶺南派的用墨

石濤說:「黑團團裏墨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杜甫說:「白摧枯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這幾句詩,可以說已道盡墨法之妙。如果僅將墨法理解為濃淡,如此簡單的事,怎能說「黑墨團中天地寬」呢?天地之所以寬,...

閱讀全文

認識筆墨,不要討厭筆墨

最近在一個集會中,見到幾位香港文化界的朋友,其中一人對筆者說:「你一提出筆墨,立刻便受到攻擊,你可想過,原因是甚麼?」筆者答道:「以為筆墨就是守舊。」其人搖頭,應道:「不,只是因為如今許多人已經不寫毛...

閱讀全文

談偽品與收藏

從前的人喜收藏舊畫,不似今人,一味收時人的作品,因此鑑定便成為一門專門學問。著名的鑑定家,在藝壇亦有相當地位,然而卻必須有足夠的才情學問,加上眼光與經驗,然後才能名符其實。 清代有一樁很著名的鑑定故事...

閱讀全文

試談欣賞畫作的原則

筆者一向主張,看畫先不要管它真偽,且先看它的好壞。如果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主張應該相當正確,因為畫真而劣,恐怕亦很少投資價值。 可是,問題卻在於,如何分別畫的優劣呢?這個問題便真的可大可小,而且相...

閱讀全文

初談神氣道理

金嘉倫先生提出國畫的四項精神──神、氣、道、理,雖不無可商榷之處,但卻值得介紹。 他提出這原則的文章,發表於一九九0年秋,為中大校外部學員畫展的序文,後來又在《明報月刊》發表,筆者僻居海外,未知他的文...

閱讀全文

下筆如有神

筆者童年時代,跟隨長輩欣賞字畫,長輩便教導說,相字畫如相人,用形格部位來相人,取法乎下,相人必相其神。然後才為上乘心法。 有些人,一切形格部位都好,可是神猾神狡,那便是心術不正之徒,倘如只知其鼻骨正,...

閱讀全文

「氣韻」的三個要素

筆者談氣,喜歡將之分為「氣韻」與「氣機」。 氣韻與神韻不同,神出於先天,氣則屬於後天。所以書畫有神韻,跟書畫家的先天氣質,品格修養有絕大關係,而氣韻則由後天的創作可致。 明人董其昌的書畫,一向為人推重...

閱讀全文

畫理其實是自然

用「理」來作為評價國畫的標準,在今日,一定會引起很大的爭論。因為有抽象畫作為掩護體,所以許多寫國畫的人,便似乎可以振振有詞,寫畫造型皆不講道理,喜歡怎樣畫便怎樣畫,只要認為畫面須要,就放一些東西上去,...

閱讀全文

以道御氣,以道御筆

在本欄,筆者曾經談過道家「以道御氣」,以及寫書寫符籙及乩文說,講究「以道御筆」,於是神人對答,「手筆燦然」,便成為取得人信仰的憑藉。 我們千萬不可小看了道家這項傳統,因為道、氣、筆三者,氣為樞紐,貫通...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