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貼」繡羅襦

廣府話中保存著許多古代的語言。如五代溫飛卿《菩薩蠻》詞,下半闋云:「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詞中的「貼」字,便存於廣府話之中。

如今許多人解釋「新貼」句,以為是在羅襦上貼金鷓鴣圖案,此解誤人不淺。分明說是「繡羅襦」,如何又在刺繡上貼金,而且,如何貼?難不成用膠水!

其實此「貼」乃是名詞,用之以名貼身穿著的衣衫,即如汗衣、底衫。所以廣府話稱汗衣為「汗貼」。不過此「貼」字變讀為「撻」(tut去聲)。

王亭之小時候穿的內衣,用白棉布造,窄窄的,十分貼身,而且索汗,此種內衣即名為「汗貼」。每於遊戲之後,乾么(近身的女傭)必曰:「抹汗啦,換過件汗貼啦。」十分周到,如今想起來,王亭之還很懷念當日身邊的一些情同母子的女傭人。

今日除了「衣服貼身」之類語言之外,連「汗貼」一詞亦已被淘汰,但至少此五代時的詞彙,在廣府話一直保存到二十世紀中葉,因此讀起溫飛卿這闋詞,覺得非常之親切。

前輩音韻學家要調查廣府話,正是為了這類情形而非調查不可,若自命權威,規定讀音,即失去這可貴的語言傳統。

加拿大多倫多星島日報
2006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