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佛

第3案 日面佛、月面佛

馬祖患病,院主來問疾。馬祖云:「日面佛,月面佛。」 這則公案,評論的人甚多,或說是日面佛壽長,月面佛壽短;又或說如兩鏡照影,於中無有影像,種種說法都有道理。若按甯瑪派見地,則可說日面月面都只是任運圓成...

閱讀全文

第4案 狗子佛性

《從容錄》舉: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有。僧云:既有,為甚麼卻撞入這箇皮袋?州云:為他知而故犯。 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曰:無。僧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州云:為伊有業...

閱讀全文

第5案 野鴨子飛

《建中靖國續燈錄》舉百丈懷海禪師: 一日,隨馬大師遊田中,見野鴨子。大師問:是什麼?師云:野鴨子。   少須,鴨子飛去。大師云:什麼處去也?師云:飛過去也。大師扭師鼻,師作忍痛聲。 大師云:又道飛過去...

閱讀全文

釋迦的預言:「楞嚴先滅」

This is post 3 of 4 in the series “《楞嚴》真偽” 替《楞嚴》翻案 《楞嚴》非偽 釋迦的預言:「楞嚴先滅」 答問《圓覺》《楞嚴》真偽 《楞嚴經...

閱讀全文

《楞嚴》非偽

This is post 2 of 4 in the series “《楞嚴》真偽” 替《楞嚴》翻案 《楞嚴》非偽 釋迦的預言:「楞嚴先滅」 答問《圓覺》《楞嚴》真偽 指責《楞...

閱讀全文

替《楞嚴》翻案

This is post 1 of 4 in the series “《楞嚴》真偽” 替《楞嚴》翻案 《楞嚴》非偽 釋迦的預言:「楞嚴先滅」 答問《圓覺》《楞嚴》真偽 提到《楞...

閱讀全文

第6案 龍潭問天皇

《建中靖國續燈錄》舉龍潭崇信禪師: 一日,問天皇和尚曰:弟子久事於師,未蒙指示。天皇曰:每日無不指示。 師曰:什麼處是指示?天皇曰:汝擎茶來,吾為汝受;汝若和南,吾便起手。師因開悟。 禪宗教法最重家常...

閱讀全文

第7案 南岳磨磚

《天聖廣燈錄》舉馬祖: 馬祖於南岳傳法院後,獨處一庵,唯習坐禪,凡有來訪者都不顧,師(南岳懐讓)往彼亦不顧。師觀其神宇有異,憶六祖讖記,乃多方誘導。 一日,(南岳)將磚於庵前磨,馬祖亦不顧,時既久,乃...

閱讀全文

第8案 馬祖一畫

《天聖廣燈錄》舉馬祖: 有僧於師前作四畫。上一畫長,下三畫短。云:不得道一畫長三畫短。離四句、絕百非,請和尚答某甲。 師畫一畫。云:不得道長短,答汝了也。 這僧人問得作惡,既不得說長道短,還要斷盡言說...

閱讀全文

第9案 馬祖說修道

《天聖廣燈錄》舉馬祖: 問:如何是修道? 師云:道不屬修,即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云:作何見解,即得達道。 師云:自性本來具足。但於善惡事上不滯,喚作修道人。取善捨惡,觀空...

閱讀全文

第10案 馬祖法嗣

《聯燈會要》舉馬祖: 馬祖玩月時,弟子南泉、百丈、西堂侍立。師問:「正恁麼時如何?」 西堂答云:「正好供養。」 百丈答云:「正好修行。」 南泉卻拂袖而去。 馬祖云:「經歸藏。禪歸海。唯有普願。獨超物外...

閱讀全文

第11案 藏頭海頭

《聯燈會要》舉馬祖: 僧問:「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某甲西來意。」 師(馬祖)云:「我今日勞倦,不能為汝說得,問取智藏去。」 僧問智藏,藏云:「汝何不問和尚(指馬祖)?」云:「和尚教來問上座。」藏云:...

閱讀全文

第12案 耽源圓相

《聯燈會要》舉馬祖: 師有小師耽源。行腳歸,於師前作一圓相,於中立地。師云:「汝莫欲作佛麼?」 云:「某甲不會揑目。」師云:「吾不如汝。」 耽源畫的一個圓圈,有如無上瑜伽密施設的壇城,他「於中立地」,...

閱讀全文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廣本

 談錫永 輯 (序分)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 (處所) 住王舍城鷲峰山 (聞法眾) 與大比丘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緣由) 爾時,薄伽梵入名為甚深觀照之法異門三摩地。復於爾時,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

閱讀全文

第13案 打不得

《聯燈會要》舉馬祖: 師見僧來,劃一圓相云:「入也打,不入也打。」僧纔入,師便打。 僧云:「和尚打某甲不得。」師靠却拄杖,休去。 雪竇云:「二俱不了。和尚打某甲不得,靠却拄杖,擬議不來,劈脊便棒。」 ...

閱讀全文

般若波羅蜜多與彌勒瑜伽行 (一)

(原文收《心經內義與究竟義》) 談錫永 無垢友尊者(Vimalamitra)《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Āryaprajñāpāramitāhŗdayaţīkā)全說《心經》內義,即廣明《心經》所涉修...

閱讀全文

第14案 真性緣起

《聯燈會要》舉玄挺: 初參五祖忍禪師。侍立次,有講華嚴僧問五祖:「真性緣起,其義云何?」祖默然。 師遽云:「大德正興一念問時。是真性緣起。」其僧言下大悟。 安國玄挺是牛頭法融一系的傳人,這一法系的禪師...

閱讀全文

般若波羅蜜多與彌勒瑜伽行 (二)

(原文收《心經內義與究竟義》) 談錫永 無垢友分八事以說《心經》,於第一「序分」中,即已具內義理趣。 他釋「如是我聞」(evaṃ mayā śrutam)時,即強調此為「被我所聞」,而非「我所聞知」,...

閱讀全文

第15案 南泉斬貓

《景德傳燈錄》舉南泉: 師因東西兩堂各爭猫兒,師遇之,白眾曰:「道得即救取猫兒,道不得即斬卻也。」眾無對。師便斬之。 趙州自外歸,師舉前語示之,趙州乃脫履安頭上而出。師曰:「汝適來若在。即救得猫兒也。...

閱讀全文

般若波羅蜜多與彌勒瑜伽行 (三)

(原文收《心經內義與究竟義》) 談錫永 第五「發問」。 觀自在菩薩之「觀照」(vyavalokayati),諸家多譯為「照見」,以此詞實含「見」(vyava)義。但譯為「照見」,則失「觀」義,當以譯「...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