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佛

美德不等於修持

如果我們將「自我」僅看成是一種功能的發揮﹐而不執著於一個「自我」的存在﹐那麼﹐我們就可以生活得很瀟灑﹐而且生活得積極﹐因為有生活的目標﹐而不會斤斤計較日常生活中的雞蟲得失。 有些人將雞蟲得失看得很緊張...

閱讀全文

利己利人有分別

由修持表現出來的美德﹐沒有自我中心﹔一般人表現的美德﹐有自我中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分別。 關於這點﹐還可以說得更詳細一點。 近代佛門有一位大修行人弘一法師。法師律己甚嚴﹐戒行精進﹐這即是他的美德。可是...

閱讀全文

境來心應﹐境去心無

人在中年學佛﹐很難避免名利的困擾﹐因為生活畢竟現實﹐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擔挑都放在自己的肩頭上﹐要談擺脫名韁利鎖﹐未免不切實際。 但如果知道﹐佛家只是不執著於自我﹐並非否定自我﹐更非否定個人的社會功能﹑...

閱讀全文

由神宇可知心境

人活得快不快樂﹐其實也跟能否「境去心無」有關。 一個從不記恨的人﹐住的房子也許小一點﹐穿不起名牌貨色﹐吃的也只是粗茶淡飯﹐可是他卻可能比住花園洋房﹐穿名牌貨﹐吃必山珍海錯﹐可是卻滿心都是仇恨的人快樂得...

閱讀全文

一圈圈同心圓

談到人不可執著於「自我」﹐其實應該這樣理解── 我們做人﹐原來是拿自己作為圓心﹐畫出一圈一圈的同心圓。最接近圓心的一圈﹐是自己的家庭﹔然後往外推﹐一圈是近親﹐一圈是遠親﹐一圈是鄉親……。越接近圓心的﹐...

閱讀全文

學佛與現實的矛盾

在理論上﹐我們說「無分別」﹐說消除「自我」的執著﹐可以說得很輕鬆﹐可是實際上做起來﹐卻並不容易。 譬如說﹐現在的婦女要反歧視﹐要爭取平等﹐表面看起來即是「無分別」﹐但其實卻是有分別。正因為覺得有男女的...

閱讀全文

學佛何只精神修養

談到無我﹐又談到心與境﹐也許有些讀者會以為學佛只是一種精神修養的手段。 不錯﹐學佛的確有精神修養的作用﹐但這卻並不是學佛的目的。如果光求精神修養﹐則信仰外教也可以有同樣的作用﹐甚至不談信仰﹐於世俗生活...

閱讀全文

「自我」是一個包袱

無我跟解脫有甚麼關係呢﹖ 佛家說﹐六道眾生之所以會輪迴﹐正由於他們背著一個包袱﹐這個包袱即名為「自我」。如果能夠丟下這個包袱﹐那麼﹐他們就可以輕裝上路﹐走向解脫。 「自我」這個包袱為甚麼會纏縛眾生﹐使...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