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之專欄

「三更」與「少人行」

王亭之在此談點廣府話的字音,反應不俗,今日斬多四兩。 周邦彥的《少年遊》十分出名,因為常涉到京師名妓李師師跟道君皇帝的一段情史。詞的下片云:「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閱讀全文

吐蕃與「吐播」

今人喜歡附和,一有標奇立異之說出籠,便必有附和者,這些附和者又多為傳媒,於是標奇立異之說立刻變成「正」,傳統則自然是「負」。 最明顯的例子是「吐蕃」,此乃西藏的「唐名」,一向讀為「吐凡」,從無異說。然...

閱讀全文

「倚」──千餘年的古語

廣府話有一個「倚」字,甚古。此字作「恃」字解。 「嗟(音車),佢倚住個老竇之馬」;「咁醜樣,有乜好倚呀」;還有一句常用語,人人都識:「倚老賣老」。 讀《紅樓夢》五十七回,薛姨媽說最好是將黛玉嫁給「寶兄...

閱讀全文

釋「豆泥」

有位讀者居然識窿路,電郵到樨樨的網址,問王亭之「豆泥」的語源。王亭之見問,不必合指一算,即知這位讀者必然是上了年紀的人,蓋如今的後生仔女,已經好少講「豆泥」矣。他們的語言,已代替了父祖輩的語言。 要談...

閱讀全文

高興意大利奪盃

世界盃給意大利捧去,王亭之心中亦有一點高興,因為歐洲各國當中,唯意大利跟中國的淵源最深。 王亭之去滿地可,由地頭蟲帶路,去吃一家正宗意大利餐館,那真是一頓好餐,頭盤八式意大利粉,主菜八式烤肉,都用食盒...

閱讀全文

「三及第」文體

廣府文人有一種文體,稱為「三及第」,此即文言、白話、方言齊用。有人以為這種文體創於香港,其實不然,四五十年代的廣州報紙,於副刊即見此種文體,尤多用於小說。 對於「三及第」,爭論頗多,讚之者捧到天花龍鳳...

閱讀全文

廚藝與移民

八月多人來探訪,來必出外飲茶食飯,更番不休。來客口味不同,飲食文化背景亦異,但眾口一詞,皆曰圖麟都的飲食超過香港,何只「食得吓」,簡直「真好味」。 香港近年飲食水準大跌,王亭之多年前返港一行,可謂食不...

閱讀全文

「出位」與「人氣」

時代興出位,一出位就有「人氣」。王亭之一定不在此「人氣」範圍之內。因為「出位」者,無非即是嘩眾取寵,或名之為「灑狗血」。江湖人士為之尚須講分寸,何況平民老百姓如王亭之者焉,是從來不欣賞此「出位」者也。...

閱讀全文

「統讀」與「正音」

統讀」這個名詞,出自大陸。一九八五年由「國家教委」與「國家語委」聯合發表公告,訂出一個《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將異讀統一,規定一個標準讀音。 何文匯大博士教授的「正音」即在這時期之後兩三年推出,他可能...

閱讀全文

何博士教授的立場

何文匯大博士教授搞出來的「正音」,其實即是搞「統讀」,所以他出版了一本《粵音正讀字彙》。「正讀」者,「統讀」之謂也,只是他不能像「國家語委」那麼權威,所以才客氣一點,不稱為「粵音統讀」,改稱為「粵音正...

閱讀全文

「陷阱」讀「陷靜」

看粵劇《再世紅梅記》,座後有人討論「脫阱」的「阱」字,一人說,讀「井」,另一人說:「但係佢地讀靜音個噃」。 到楊海城飾賈似道出場,果然是讀「靜」音。王亭之覺得座後的人好有學問。可能當年任白演出亦讀為「...

閱讀全文

「還原」讀音云云

何大博士教授的「統讀」,雖然說是「以古今音變為脈絡」,實際上他真的是取捨隨心。 以「陽上陽入的變化」一節為例,他在文章中說:「粵音陽上聲往往因口語變調作陰入聲而不知還原,久而久之,便以陰上讀法為流讀」...

閱讀全文

焙青豆的聯想

王亭之近來常以焙青豆為口果,一邊吃,一邊給兩件事牽縈懷抱。 一是想起故庶祖母盧太君,焙青豆即是她常給王亭之吃的口果,那是從蘇州帶來的零食,如今吃的,已遠遜其俊味。俊味者,較風味更高一皮,非筆墨可以形容...

閱讀全文

唐代的「蕃」

「吐蕃」讀為「吐凡」,本來已鐵證如山,由《大英百科叢書》,及一篇法國學者的研究專論(有中譯,刊《西藏研究》),已知「吐蕃」是Tufan的譯音,於唐代時,波斯人將西藏稱為Tufan焉,何來「吐播」。 可...

閱讀全文

口水滴滴渧

「外母見女婿,口水滴滴渧」,這「滴滴渧」是宋人的口語,如今仍保存於廣府語中,此中「滴滴」,又唸為「爹」音的陰平聲及陰上聲,是「滴」字的中州音,未曾變讀,由此可見,「滴滴渧」一詞,是整個詞彙移入廣府話,...

閱讀全文

笨伯

王亭之在此談過「豆泥」一詞後,有點反應,有讀者希望王亭之多談點這類廣府話的語源。然而這類已面臨淘汰的詞彙,有時要觸機才可以想到,因為連王亭之如今亦已少用。 前兩天,王亭之忽然衝口而出說了一句:「識就驕...

閱讀全文

二打六

對於「閒角」,廣府話稱之為「二打六」。為甚麼有此稱謂呢?那是沿自粵劇對下手演員的叫法,叫之為「八分」。二搭上六,那就是「八」了,遂用此以代替「八分」之稱,猶之「八婆」叫做「孖四」。 所以「二打六」,應...

閱讀全文

打電話

前由「打」之一詞,談到「二打六」、「九唔搭八」,於是聯想到「打電話」。 昔年陳子鈞做議員時,在電視節目中提及,不應說「打電話」,應該說「撥電話」,因為「打」字不通,電話只受撥,不受打,如是云云,似乎言...

閱讀全文

「粵語協會」的網站

香港及廣州一批對音韻有認識的學人,組成一個「粵語協會」,宗旨有二,一是反對「痕身銀行」之類的「懶音」,另一更重大的目標,是推翻何大博士教授推出的邪音。他們有一個網站,網址是www.cantonese....

閱讀全文

「阿泰月餅」

如今已過中秋,王亭之可以寫這篇文字矣。 今年圖麟都推出一款新字號月餅,名為「阿太月餅」,名字相當吸引,有家廚製作的涵義,亦有高格調的意味。王亭之食過,亦相當滿意。可是,王亭之卻不敢估計此款月餅會暢銷,...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