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母見女婿,口水滴滴渧」,這「滴滴渧」是宋人的口語,如今仍保存於廣府語中,此中「滴滴」,又唸為「爹」音的陰平聲及陰上聲,是「滴」字的中州音,未曾變讀,由此可見,「滴滴渧」一詞,是整個詞彙移入廣府話,所以才三個中州音完整地保存下來。
「滴滴渧」一詞,時見於元曲及話本,說人哭,叫做「苦水兒滴滴渧」;說人口饞,是「口水兒滴滴渧」。可見此詞由宋至明,都是流行口語。如果換做書面語,大概可以用「淋漓」來代替。
此如小孩吃東西,吃到衣袖淋漓,大人便可以說他:「你睇,食到滴滴渧」。
在這裏,「渧」字唸為「帝」音,原應無異議。可是,想「正讀」的人,要依《廣韻》,便又有問題了。《廣韻》將此字讀為「麗」音,那麼,就是「滴滴麗」了。
其實如依《集韻》,則除「麗」音之外,還有一個「丁計」切的音,是即為「帝」音也。只可惜如今搞「正讀」、「正音」的人,連《集韻》都不理,他們有特區政府的教育部門支持,有盲目的傳媒附和,是又能奈之可耶。
結果發展下去,口語說「滴滴渧」如故,但一見「渧」字卻唸之為「麗」,是即令廣府話混亂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