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書畫

與劉國松商榷筆墨

劉國松曾為舉行的「中大校外部第二屆現代水墨畫班畢業展覽」作序,也許這是他應有的責任,因為他是該班的主要導師。 雖然承該班主辦人的美意,曾邀筆者作過兩次關於傳統畫論的講述,但老實說,該班的課程究竟有些甚...

閱讀全文

三尾鯉魚

忽然有點望歲的心情,睡前,隨手在書架上拿起那本舊的《藝術家雜誌》,只因為在書脊上有四個醒目的紅字──《春節特輯》。 《特輯》裏有三幅鯉魚。一幅是楊柳青的年畫《蓮蓮有魚》(年年有餘),一幅是齊白石用水墨...

閱讀全文

鄧芬冊頁的兩種評價

「陸羽茶室」二樓,懸掛有鄧芬用宋代紙幅畫的冊頁小品。這些冊頁分成兩套,一套是花鳥,一套是果品,茶室主人將兩套冊頁輪換,頗引起一些茶客的注意。 幾個月前,筆者跟一位來自台灣的藝術界朋友在「陸羽」晚飯,順...

閱讀全文

趙崇正畫虎

筆者有一次跟九華堂主人少旅伯茶敘,少旅伯提到,他手頭有一幅趙崇正的畫虎,甚為珍貴。 趙崇正是近代廣東不很出名的畫家,因為他少應酬交際,所以只有行內人才對他的畫叫好。早年以寫牡丹和老虎知名,尤其畫虎,曾...

閱讀全文

「王畫潘題」

賀文略先生來茅舍閒坐,談起往日廣州的畫壇,以及前輩風流,便自然提到民初時享盛名的王竹虛。 關於王竹虛,記得筆者已談過,當時僅說他善仿八大石濤,軋為畫商收購,轉道銷往北京上海,並又由京滬畫商銷往日本。賀...

閱讀全文

猩猩滾畫

猩猩給人塗滿身油彩,放在畫布上打滾,這樣完成的畫作,有人把它當成藝術品,有人卻認為不是。 這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 任何藝術品,最要緊是觀念。沒有觀念的東西,可能很美,但稱為藝術品則還未夠條件。 猩猩本...

閱讀全文

羅兩峰畫荔枝

今夜無聊,閒翻一些畫集,看到清人羅兩峰畫的荔枝,不禁想起很多事。這幅荔枝,畫的是荔枝樹全株,其上朱實離離,細細一數,一共百餘二百顆。 於是暗中算一算,寫荔枝要寫它的釘點,就算羅兩峰偷懶,每顆荔枝只畫三...

閱讀全文

送子天王

友人贈朱省齊著《海外所見中國名畫錄》一卌,其中有一篇文章,談到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 關於這幅圖卷,我既未曾寓目,而且對唐畫又素少研究,自然不敢對它的真偽置一辭,──大概還是朱省齊的意見中肯,他說:...

閱讀全文

再談「送子天王」

這件流入東瀛的《送子天王圖》,據朱省齋先生目?,為白麻紙本。唐代的吳道子會用白麻紙寫畫,當然是大有疑問的事,然而畫卷的線條又確是「吳帶當風」一派的描法,故倘若定為宋人的摹本,似應該沒有問題。 這畫不是...

閱讀全文

黃賓虹不躐等

黃賓虹畫展,也許是香港近年來最叫座的國畫展覽。 黃畫叫座,厥亦有故。喜歡傳統的人,欣賞他的墨筆氣韻;喜歡現代的人,則能於其粗頭亂服的塗抹中,窺見與歐美現代潮流合拍之所在──例如個性的表現,藝術觀念的發...

閱讀全文

「張范畫展」觀後

參觀「張仃、范曾書畫展」,當時即便有點感慨──張范二人是師生關係,然而范曾的畫卻並未因襲他老師的面目,不但題材不同(張仃主要是寫山水畫,范曾則寫人物畫),而且筆墨的取徑亦不同(張仃善於用渴筆焦墨,范曾...

閱讀全文

張韶石的牡丹展

張韶石先生的牡丹畫展,記憶中似是一年一度。從前年起,一留意到「張韶石牡丹展」的音信,便開始有點歲月催人的感慨,這感慨一方面使自己瞿然驚心,一方面卻又回憶起童年的日子。 童年時,父親有一間「小書房」。所...

閱讀全文

洪通的故事

由朱銘令人想起洪通,當日洪通給「發現」出來之日,跟朱銘一起被稱為「素人藝術家」,可是現在朱銘依然活躍於藝壇,且曾一度出國,而洪通則似乎已經銷聲匿跡,頗引起人們的懷想。 在台北之際,曾跟《藝術家》雜誌何...

閱讀全文

向畫家與畫商聲明

寫文章,拿稿費,天公地道。但若企圖藉文章來博取稿費以外的利益,包括有形或無形的利益,都會失去人格。 這是筆者本人強烈的信念。 年來,寫一些關於美術評論的文字,大概因為還肯講真話的緣故,約稿漸多,我曾經...

閱讀全文

是非的分際

──讀《廣東現代畫人傳》 談到李健兒的《廣東現代畫人傳》,說他寫得含蓄是為了厚道,並非意味著說他寫得不分是非黑白。 筆者生得晚,未能親近這位前輩,但懸想他必是位賦性豪邁、胸無城府、對是非分際拿得很嚴,...

閱讀全文

為畫而畫的學畫人

現在,香港學畫的年青人很多,這自然是社會繁榮的現象。蓋繪畫無益於生計,硯田的耕耘永遠不及電腦,若非豐衣足食,誰人肯花這些閒至無可再閒的閒錢?正因社會的財力已不只令人豐衣足食,還可以令人消遣,所以一向功...

閱讀全文

門外看畫

一家青年商會主辦的雜誌主持人,最近訪問過一次「八方藝苑」,並邀我談談──對國畫完全陌生的人,如何欣賞一幅畫作? 這真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欣賞者既已聲明外行,就很難從形而下的技巧去分析,譬如說,你...

閱讀全文

八方藝苑

幾位書畫篆刻界的朋友,組成一個同人機構,定名「八方藝苑」,並蒙他們的好意,推我作為主持人之一,雖然近日並不閒憊,亦樂意接受,原因是為了一點理想。 我常常懷念當年上海的「白社」,它同樣是一個書畫篆刻界的...

閱讀全文

小談「雅集」

由於有一兩位外來的畫人,批評香港書畫家的雅集,並且因此引起了回響,筆者也就打算趁此機會,一談個人對於雅集的看法。 如果從很嚴肅的觀點著眼,認為畫人一提筆,就應該創作,那麼雅集的確是極不適宜於創作的環境...

閱讀全文

揭露甚麼?鼓勵甚麼?

看過劉海粟的一幅「熊貓」,無論筆黑以及構圖,都要比吳作人的寫得好,可是,這種以水墨來替熊貓造型的技法,吳作人卻似乎是首創者,因此,數畫熊貓的專家,仍不得不放過劉海粟,推舉吳作人。 這就是做一位藝術家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