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芬冊頁的兩種評價

「陸羽茶室」二樓,懸掛有鄧芬用宋代紙幅畫的冊頁小品。這些冊頁分成兩套,一套是花鳥,一套是果品,茶室主人將兩套冊頁輪換,頗引起一些茶客的注意。

幾個月前,筆者跟一位來自台灣的藝術界朋友在「陸羽」晚飯,順便請他欣賞鄧芬的畫作,當時懸掛的是果品冊頁,朋友欣賞以後說道──「鄧芬是老輩,所以筆墨太傳統,看起來有點呆滯。」

幾天前,跟兩位朋友小聚,把盞之際又談及鄧芬,並且提到「陸羽」懸掛的宋紙冊頁,朋友立即譽之不離口,認為筆墨已追南宋,現在恐怕很少畫家能有這樣的功力。

同一畫作,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這情形很值得一談。

首先涉及的是對筆墨認識的問題。台灣那位朋友,所用以評價這冊頁筆墨的眼光,很受近代國畫的影響。而後一位朋友眼光,則有傳統的素養。兩人的根柢不同,所以態度亦自不同。

近代國畫,喜歡用墨色來表現,又喜歡側鋒取勢,但求取得強烈的效果,因此對較含蓄的筆墨,往往就會認為呆滯板結。這種畫風也許即是時代精神的反映,因為現代人絕少自縮而返,無論在甚麼場合,他們都喜歡突出自己,這種行為舉止是跟側筆取勢,滃潑墨色的畫風一致的。但前代畫人則不然,很多畫家生前無籍籍之名,死後作品才見重於當世,這即跟當時的士林風氣有關。例如明代的陳眉公,他的行為和現代人相比已經算得恬淡,但清人蔣士銓尚且諷刺他「翩然一隻雲間鶴,飛去飛來宰相衙」,所以當時的畫人不但不會譁眾,其氣質亦使他們的筆墨必然要走醇雅的一路。

所以對於鄧芬冊頁的兩種評價,根本出於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二者是非不宜爭論。

back cat forward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