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灶風俗憶談

廣府人謝灶,有「官三、民四、蜑家五、發瘋六」的說法。即官宦之家廿三日祭灶,民家則於廿四日,水上人家廿五,患麻瘋病的人於廿六日才謝灶。這種無明文的規定,相當遵守,而且來源古遠。

可是,古人說「灶乃老婦之祭」,廣府人卻不然,謝灶時例由男子主持,婦人甚至不得窺看,理由是灶神洗澡上天。大概認為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只有謝灶那天灶神才洗澡。

所以儀式隆重的謝灶,於黃昏日落時,女人即離開廚房,信手開飯,並在廚房陳設好一應謝灶的供品,以及神錢紙馬。飯罷,不收碗入廚,只打發男人沐浴更衣,入廚謝灶,待小孩子洒過「馬豆」之後,女人才收碗入廚操作。

謝灶所陳的供品,稱為「四甜」。所謂甜品無非麥芽糖、片糖、甘蔗、冰糖、糖橘、漬梅之類,任選四事。此中的麥芽糖最合古例。

蓋麥芽糖古稱為「餳」,賣麥芽糖的小販,以吹簫為市號,即所謂「吃簫賣餳」也。用鍚祭灶,是企圖膠着了灶君爺的牙,使他不得對玉帝說壞話。

至於用甜品,行同賄賂,是甜住了灶神的嘴之意,不似麥芽糖有既甜且膠的雙重作用。

然而謝灶中最特別的,還是那一碟「馬豆」。在碟中略注清水,盛以白豆一撮,青草一撮。有水有草有豆,足供灶君老爺餵馬矣。於是在燒過神錢紙馬之後,由童男將馬豆連水草洒向屋瓦,算是將灶神送走。

謝灶之後甜品多,女人便用之以作湯丸及糖不甩。

湯丸的餡,是將片糖切成小塊,然後放於燒滾的薑糖水中。若無餡的湯丸,則淋之以煮溶的麥芽糖,稍加花生茸,便是糖不甩矣。過年的節食,以謝灶日最為簡單。

王亭之談食
出版日期:一九八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