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春秋》序

陳潞老兄非「美食家」,所以雖然寫「食經」,卻不介紹時下酒樓飯館的菜饌,其所寫者,引經據典娓娓而談,王亭之以為斯真始為食經也。

王亭之初耳陳潞諳飲食之名,乃在「宋城」,試宋代食制。「宋城」主事人云,其宋代飲饌曾經名家考訂,名家者,乃陳潞也。

當夜有「苜蓿盤」一味,王亭之擊節稱賞其考訂飲食源流的功力,由是始因漁客之介,與陳潞訂交。

蓋王亭之亦非「美食家」而好談飲食之流亞,難怪惺惺相惜。

陳潞談飲食,咬文嚼字的功夫大勝王亭之,如考訂「焅」即是「焗」;「熝」即是「煨」;「缶當」即是「罅」;「缹」即是「煲」,對烹飪法制及器用的專有名詞古今轉變,甚為留意,因此才有資格將古代食制發掘出來。

故讀陳潞談飲食的文字,有讀史書的樂趣,同時更滴健饞涎。

以食狗肉為例,今人以為粗鄙,卻不知此為古制。陳潞由周代狗羹談起,至「內則」的豬網油串燒狗肝,以至乾隆皇於五十一年人日食的蒸肥雞燒狗肉攢盤,一一舉出例證,乃知中國人絕不以食狗肉為不雅。

以為廣東人專食狗肉者,蓋不知古代文化南移,廣東與福建兩省反而保存了許多古代的文化,連同飲食文化在內。王亭之嘗云,研究宋明兩代的飲食,非研究地道潮州菜不可。

今陳潞老兄將歷年零星發表的舊作,重新理成集,曰《飲食春秋》皆史篇也,若欲識飲食制度源流,以及引古證今,明白今日一些食制的廬山真面(如「佛跳牆」與「生菜包」),非讀此集不可。

近十餘年,食經食譜出版至夥,唯陳潞此書必可傳世。另一本必傳之作,則是王亭之尚未動手寫的《餅經》。一笑。

王亭之談食
出版日期:一九八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