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與彌勒瑜伽行 (一)

(原文收《心經內義與究竟義》)

談錫永

無垢友尊者(Vimalamitra)《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Āryaprajñāpāramitāhŗdayaţīkā)全說《心經》內義,即廣明《心經》所涉修證,由此修證,始能現證般若波羅蜜多體性。阿底峽尊者吉祥燃燈智(Atīśa, Dīpaṃkaraśrījñāna)之釋論,則為廣明無垢友釋論而造,是為釋論之釋論。

《心經》攝集《般若》諸經心髓,故涵蓋範圍甚廣,因而其所涉及之修證,即涵蓋五道,此亦即佛家修證次第之全體。

無垢友尊者依八義說《心經》,初視之,似無關重要,但若參考阿底峽釋論,即知此實關係重大。

阿底峽指出,無垢友將《心經》分為八份而說,實為反對陳那(Dignāga)說經模式而如是建立。陳那論師認為,結集者必已通達其所結集經教之義理,故於證信中,亦證信結集者之通達,而無垢友則以為不然,結集之證信,但證信其所聞為正確,結集經文而無有增損。有此不同,是故說經模式便亦不同。

說經模式不同,往往即可反映說經者之宗派風格。此如漢土,天台與華嚴兩宗即有固定之說經模式,二者不容混亂。陳那之說經模式,顯然可以代表他自己「唯識今學」的學派風格。大概自陳那建立唯識今學學派之後,即風靡佛教一時,甚或已成主流,所以唐玄奘法師往印度那爛陀(Nālandā)寺求學時,弘傳護法(Dharmapāla)一系唯識今學的戒賢論師(Śīlabhadra)即為當時寺中之大長老及住持。

然而於說經內義時,唯識今學便暴露出缺點,即不能依照彌勒瑜伽行的體系去解說修證,以其不說如來藏,且未將法相義理歸納為一獨立體系故。

關於這點,可謂說來話長,筆者於〈由彌勒瑜伽行與甯瑪派修證說「入無分別」〉一文中[1],對此已有論及。此處只想指出一點,即是陳那之建立唯識今學,實與其建立因明有關。

研究因明與唯識的學者,可能以為陳那的因明不須藉唯識以建立,亦即認為二者為各別獨立的學術系統,二者之間無依存的關係。其實不然,陳那的因明實以唯識作為建立的基礎。此如「現量」(pratyakṣa-pramāņa)與「比量」(anumāna-pramāņa),如何定義,即與唯識有關。

譬如佛家之因明家破聲生派(Janmavāda)的「聲常」,便依「所作性」而破,凡具所作性的事物與現象必為非常(如瓶),聲亦具所作性,是故即不能說之為常。

然而,如何論定聲具所作性耶?此即非依唯識不可,不然,便不能否定聲生派所建立的「聲性」。若聲性非具所作性,「聲常」便不受破。

所以佛家的邏輯,實有二系,一為依「唯識」(vijñaptimatra)而建立的因明、一為依「法相」(dharmalakṣaņa)而建立的量學。前者為陳那所立,後者為法稱(Dharmakīrti)始創建。由於二者皆須分析「境」(客觀事物)與「具境」(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由是便須分別依於唯識或依於法相。二者最主要的分別是,依唯識則外境必須是唯識變現,依法相則可以於推理時視外境為實有,因為推理本身即是虛妄分別,所以在虛妄分別的範圍內,外境雖由虛妄分別而建立,便亦可以視為實有。此如在電視螢光幕中的人,可以視電視螢光幕中一切事物為實有。

有了這樣的分別,因此就影響了修習的取向。所以陳那學派於詮釋《解深密經》(Saṁdhiniramocana-sūtra)時,將勝義諦視為「唯識之妙理」;將心、意、識相視為「唯識之事相」;將無自性相視為「唯識之妙解」;將瑜伽行視為「唯識之觀行」;將菩薩十地以及佛果視為「唯識之行位」;將如來法身與化身功德視為「唯識之佛果」。一切都是唯識。

事實上彌勒瑜伽行並非以唯識涵蓋全部佛法,在法相學說中,他指出認識事物的三種觀點,此即所謂「三性」(遍計、依他、圓成),然後提出「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來作為行者的修證次第,此即超越了唯識的範限。此於下來當更說。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陳那論師為了建立因明的須要,因而推廣了唯識,這即是唯識今學的特色。但這樣做,顯然便跟中觀家與瑜伽行中觀派的修習有所相違,由是無垢友於說《心經》內義時,便非先否定陳那的唯識今學不可,否則便不能用彌勒瑜伽行的整個系統來由修習與修證以認知般若的體性。

也即是說,無垢友認為,《心經》所說的修證,非由唯識即可以圓成現證般若波羅蜜多。阿底峽顯然同意他的觀點,由是才會於釋論中點明無垢友分八義以說《心經》,是對陳那的異議。下來於吉祥獅子(Śrīsiṃha)的釋論中,我們還可以見到,論主斬釘截鐵地說:「我非為﹝持﹞因明者說。」反對陳那的態度更加鮮明。

無垢友說修證般若波羅蜜多,處處廣引《解深密經》及《現觀莊嚴論》(Abhisamayālaṃkāra),依彌勒瑜伽行的學說,可見瑜伽行中觀派實遵照彌勒的教法,所反對者,僅為將唯識代替全部彌勒教法,此即唯識今學末流的弊病。他們其實誤解了陳那的用意,因陳那本人其實亦並非如此,他只是將唯識推廣,而實並未獨尊唯識。(….待續)

[1] 收談錫永、沈衞榮、邵頌雄《入無分別總持經校勘及研究》(台北:全佛出版社,2005年)。

 

back cat forward home